工業CT指標的含義
檢測范圍:主要說明該CT系統的檢測對象。如能透射鋼的Z大厚度,檢測工件的Z大回轉直徑,檢測工件的Z大高度或長度,檢測工件的Z大重量等。
使用的射線源:射線能量大小、工作電壓、工作電流及焦點尺寸。射線能量的大小決定了穿透等效鋼厚度的能力。
掃描模式:常用的CT掃描模式有II代掃描、III代掃描。III代掃描具有更高的效率,所掃描物體尺寸受探測器大小限制;II代掃描效率大約是III代掃描的1/10~1/5,但其對大回轉直徑工件檢測有益。此外CT系統通常會具備數字射線檢測成像(DR)功能。
掃描檢測時間:指掃描一個典型斷層數據(如圖像矩陣1024×1024)所需要的時間。
圖像重建時間:指重建圖像所需的時間。由于現代計算機的運行速度較快,所以掃描結束后,幾乎是立即就能把重建圖像顯示出來,一般不超過3s。
分辨能力:是一套工業CT系統的核心性能指標,包括:
* 空間分辨率:是指從CT圖像中能夠辨別Z小結構細節的能力。
* 密度分辨率:是指從CT圖像中能夠分辨出Z小密度差異的能力(通常跟特征區域大小結合在一起評定)。
* 空間分辨率與密度分辨率的關系。在輻射劑量一定的情況下,空間分辨率與密度分辨率是相互矛盾的兩個指標。提高空間分辨率會降低密度分辨率,反之亦然。
對于一套普通的工業CT系統,其核心性能指標只有空間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;而對于一臺高精度測量工業CT系統而言,除了上述兩個核心性能指標外,還有另外兩個核心性能指標:
* 幾何測量精度:是指在CT圖像上測得某對象的幾何尺寸與該對象真實尺寸之間的絕對誤差。
* 密度測量精度:是指在CT圖像上測得某對象的密度值與該對象真實密度值之間的相對誤差。